法斗士盈利模式初显
(速途网专栏 作者:易伟)2013年成立的新型法律电商法斗士,凭借其CEO许开辰的影响,高举高打,以垂直领域搜索为概念,在法律电商和律师界引起不小震动,相关媒体跟进,市场已经预热。
法斗士应该说不单单是垂直搜索,而且是内容提供商,有点类似大众点评。法斗士根据自己的评分标准将律师的特点进行分类,如执业年限,前任法官、名校毕业,政协委员,以供用户进行比较,但并没有打分量化。唯一量化的是律师自己对案件的报价。因此法斗士主打的也是比价,价格是用户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报价高的律师,用户只能根据法斗士给出的律师特点进行评估。因为法斗士缺乏大众点评的评论,也许是出于谨慎,也许是法律消费者不像参观消费者有刚性需求,不乐于点评。总之,法斗士不提供用户对律师的点评。这里笔者联想起百度问律师推出后曾推出差评选项,后由于律师强烈反对,取消了差评。此种情况,用户不能从其他已消费用户的点评中进行借鉴,只能靠价格和律师特点进行辨别。当然,推出律师特点和价格比较相比传统法律电商网站已经进步不少。
笔者了解到,法斗士采取了事后监督机制,及如果律师在网站报价与实际收费不符,将取消法斗士资格。另外,法斗士也加大了对律师资质的审核,并启动了“黑律师”赔付计划。
法斗士前期一直采取邀请律师免费入驻,没有透露其盈利模式。法律电商的主要两种盈利模式向律师收费和向用户(法律消费者)收费,法斗士是要向律师收费还是向用户收费,或是走出第三条路,笔者一直在观望。近日法斗士终于揭开了自己的盈利模式,答案是仍然向律师收费。律师作为有消费能力的群体,选择向律师收费是大多数法律电商的选择,这也可以理解。不过法斗士在收费上有所创新,即采取先充值和后付费两种模式,先充值的给予奖励。对于律师的消费,一是按照委托案件提成收费,这也是很多法律电商采取的模式,律师对此也容易接受。另一种方式是按潜在客户收费,当然对潜在客户的定义,法斗士没有给出官方定义,笔者认为可能类似百度付费推广,点击查看则为潜在客户,这可能会成为日后付费律师与法斗士的争议。另外对于付费用户提供优先搜索的展示,这是传统电商的老把戏。
笔者认为盈利是任何法律电商都要解决的问题,法斗士目前的日均ip3000,PR值和中文排名不高(ALEXA查询),如何导流仍然是要解决的问题。收费这一步是法斗士的关键一步,走对了可以杀出血路,走错了就会很快死掉,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上一条二流法律电商如何突围
- 下一条从律师港湾到找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