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交通事故

汕头交通事故网 汕头交通事故律师 汕头医疗律师  汕头保险律师

网站首页 > 律界评论

法律界的泛人工智能产品

本来想用真假工智能产品,怕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还是用些宽泛的词语来表示。

阿尔法狗带来了人工智能的火爆,法律界也想借东风,于是乎法律界出现了很多泛人工智能的产品。本文拟从IT技术层面来分析这些泛人工智能产品,技术高低与产品高低不能划等号,技术层面都低的产品也能是好产品,解决了痛点的就是好产品。

什么是人工智能,抄下百科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对照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涉及范围非常广,具有全面开发实力的只有BAT这类超级巨大,小公司基本是专注于一个方面,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传感器、智能分词、语义理解等等,单单一个方面拿出来就可以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如指纹打卡,但显然于大众理解的人工智能有差异,真正的人工智能要结合以上多种技术实现。一些技术底层难度很大,但大多数也开放了API接口,如百度大脑https://ai.baidu.com/ ,昨天看到人工智能中难度最大、最高深的深度学习,英伟达也给出了平台工具DIGITS。

笔者曾参加一家科技小公司的艾如意的聊天机器人比赛,了解了一些人工智能开放技术,结合市面上的人工智能法律产品进行测试和体验,根据IT技术特点分述如下。因未看到产品背后的架构及代码,仅是个人从产品表面结合自己的技术理解进行分析,不代表产品优劣的评估。

 

一、基于IF--ELSE语句的人工智能。

IF..ELSE语句是编程的最基本逻辑语句,很多泛人工智能产品也都是基于此,有的是多加几个层级嵌套。

   1、诉讼费计算器。

    我做了个小程序,叫诉讼费计算器,这也能叫人工智能吗?搜一下,还真有叫人工智能计算器的app。那么诉讼费计算器为什么不叫人工智能,难道是因为没有包装吗,包装一下,实现语音输入和输出也不是难事,是不是有点像人工智能了?大家都知道诉讼费计算就是个分段累进计算法,还有速算表,编程只需要IF..ELSE语句即可,难度相当于小学四年级水平。

IT技术难度:★

 

 

   2、刑期预测1代。

   是不是有点人工智能的味道了,刑期预测1代是湖南真泽律师事务所首创开办的,其实本质上也是IF ELSE,就是量刑规范化的数字化。

IT技术难度:★

 

 

   3、推之。

简介:推之是一个专门为大众用户提供基础法律需求的平台,具体来说,它是一个基于移动端开发的智能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选择系统预设的事实标签。提交后,推之可以马上为用户生成一份报告,包含了系统扫描出的用户的法律风险,以及相关的法条及案例匹配。而推之的终极目标,是要为大众提供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法律人工智能系统。

阶段:天使轮融资400万人民币

产品分析:说实话我是很推荐这个产品,解决了痛点,引导客户自我诊断。目前市场上法律咨询类产品的痛点就是浅咨询过多,浪费了律师大量时间,没有办法筛选出容易达成律师委托案件的问题。问律师解决浅咨询的方案是电话咨询收费,推之的方案是自己先看看。有点像以前的mud游戏,连续做四五个二选一,最后给出你一个方案。

IT分析:本质上仍然和计算器一样,是个多重的if else,将条件和结果改为法律术语。

IT技术难度:★★

体验地址http://www.tuizhis.com/

 

二、基于模糊匹配的人工智能

   技术基础为数据库的SQL语句。最初级的为标题模糊匹配,sql语句SELECT * FROM [robot] WHERE title LIKE '%离婚%'。我当时的公众号也是这么做,实际上现在很多客服系统都是这样,10086,银行,百度客服,做个大点的数据库,里面堆一些客户常见问题。高级一点的全文匹配,不仅匹配标题,答案的关键词也能匹配,类似搜索引擎。在高级点的,加上中文分词,你搜索汕头律师易伟,把词分开汕头、律师、易伟,分别进行搜索。

 

4、小法博

简介:2016年 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法律实验室开发的的法律问答机器人“小法博”上线,基于法律贝叶斯理论实现法律咨询、法律学习的功能。

产品分析:法律问答知识库,据说是5万条的问答。

IT分析:说的比较高深,没感觉到,感觉还是简单标题匹配。

IT技术难度:★★

体验地址微信公众号legallab

 

  三、基于云数据库的人工智能

   实际上和二差不多,但是数据库比较大,一般是裁判文书网。一直有个疑问,裁判文书网刚上线那时是写着不准镜像和采集数据的,不知道改版后为什么没了,可能自己也觉得服务器压力太大,索性放开了。必须说明,因平时处理的数据库没有这么大,这方面技术不了解,检索后发现也有一些开源引擎。

 

   5、法狗狗。

简介:以法狗狗为技术驱动产生了很多产品,刑事预测机器人2代,离婚大师法律机器人。

IT分析:与推之类似,最后加了个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二和三的技术结合。笔者测试了一下汕头地区死亡交通事故,只给出8-10万的赔偿数额,系统还存在bug。

IT技术难度:★★★

体验地址:http://www.fagougou.com/

 

   6、理脉智能机器人。

简介:主要针对B端用户,包括公司企业、学术机构、律所等。在理脉机器人平台输入查询关键字,可以得到涉案数据汇总、原被告信息、案由、法院、法官等33个维度的可视化检索结果。团队与中科院下属中科天玑公司及斯坦福科技法律研究中心等顶尖科研机构合作,运用语义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将海量的法律数据清洗、分类、结构化,最终提供可视化的咨询服务。

IT分析:对大数据的检索和描述统计

IT技术难度:★★★

体验地址:http://www.legalminer.com/

 

 

   四、基于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输入输出技术。

   这个大家了解比较多,不多介绍。

 

7、小Ai

简介: 2016年6月7日,浙江高院庭审引入人工智能小Ai做笔录,国内首例由人工智能程序替代书记员完成庭审笔录的案件。浙江新闻网公告称,据阿里工程师介绍,浙江高院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背靠阿里云计算技术,目前主要针对普通话进行识别,后续将实现对方言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均在90%以上(阿里官方自称全国首次在庭审中使用语音识别进行笔录正确率超过97%)

IT分析:根据新闻叙述,怀疑阿里给法院的是个山寨货。讯飞的准确率都97%以上,还早实现了方言识别法院这个产品基本上就是个语音入法,按照罗永浩所说99%和100%是有本质区别,达不到识别率100%,就必须要有人校对。

IT技术难度:★

 

8、律援助机器人

简介: 2017年6月9日,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联合福城街道在富士康福城园区员工关爱中心试点运行全国首台法律援助机器人----“龙华小法”。云端存储10万余条法律法规、3万个典型案例数据、5000多条案情分析点及海量专业问答信息。现已具有“申请援助、援助审查、援助实施、法律咨询、申请支付令、交通事故、热点问题及其他”八大服务功能。龙华小法”机器人还具有高辨识度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求援者首次使用“龙华小法”后,后台会自动采集其人脸信息并存储其输入的资料信息,再次使用时即可“刷脸”调阅,实现了高效、便捷地为求援者提供全天候、人工智能化的近端及远程法律援助及法律咨询服务,让求援者充分体验到法律服务在身边。

IT分析:二和四的结合。

IT技术难度:★★

 

 

 四、基于语义理解的人工智能

 

这就有点真人工智能的意思了,典型应用是微信上的语音提醒。5分钟后提醒我。能够识别时间。查一下明天从北京到上海的南航机票。语义理解上单类别意图比较明确,识别的覆盖率比较大,特定场景要使用特定某个类别。再牛一点的,加上上下文理解,这是多轮会话的基础,比如百度语音搜索,先说搜孙俪的电影,再说是茉莉的莉,搜索结果变为孙莉的电影。同义词典,词语相似度,知道妻子和老婆是一回事。总的来说,这一块是自然语音的处理技术,这个技术层面的高低,反映出机器人的智能高低。

 

9、法小淘

简介: 2016年10月15日,无讼创始人蒋勇律师正式发布了中国法律市场上首个机器人—法小淘,并且现场演示了法小淘根据语音描述为用户分析案情、匹配律师的功能。

产品分析:客户找律师,实现多轮对话,

阶段:融资1.2亿

IT分析:语音识别、转写,这块是由阿里提供技术支持接下来是语义理解、检索,这块要做好就相对困难。因为涉及法律专业术语,最后大数据匹配。

IT技术难度:★★★★

 

 

   10、法律谷

简介:法律谷致力于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改变法律服务业,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特别是语义识别研发的法律辅助和法律业大数据分析工具等,是中国第一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法律业的法律互联网公司

阶段:天使轮

产品分析:这个产品类似法小,在测试时就关注,可能期望太大,技术难度也比较高,没有达到我认可的水平。小程序推出的离婚宝也暂时下线。产品定位还有待明确。

IT分析:自然语义理解和检索。

IT技术难度:★★★★ 

体验地址:www.falvgu.com


 五、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

这是目前最高级的人工智能,如下围棋的阿尔法狗,百度、INTEL这种顶级公司再做。

法律产品目前没有,icourt的产品也叫Alpha,售价10万元,但怀疑是蹭热度。从介绍和客户体验来看,产品是集律所管理、法律大数据和专业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办案系统,将可视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三大前沿技术融入每一个模块,提高律师专业判断的准确度,实时反馈团队成员的参与度,增强客户享受法律服务的满意度,和人工智能关系不大,更不用说深度学习,IT难度估计为★★。

    IT分析:真正基于深度学习的法律产品做出来,应该就能一统江湖了。

IT技术难度:★★★★★

 

   最后说一下我的法律类人工智能的看法,人工智能有其优势,但还是不能代替人。拿浅咨询来讲,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解答,但如果是本地律师帮助解答,甚至是当面咨询解答,体验度是完全不同的,律师可能和咨询人成为朋友,还能获取咨询人背后250人的人脉资源,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带来的。另外对于复杂疑难的案件,不应该让人工智能给出答案,这个答案变数太多,是不负责任的,即使给出一个85%的概率对于当事人来说也是意义不大,标准的解答应该是此案比较复杂,应尽快当面咨询律师。而对于多轮次选择输入的产品,这个客户体验非常差,更不用说一项项输入赔偿项目金额了。浅咨询解决的不是准确赔偿金额的问题。在我看来,人工智能在法律界带来的跟多是噱头和风投,还没有真正解决客户的需求。


Powered by MetInfo 7.0.0beta ©2008-2025 www.MetInfo.cn